Oct 25, 2010

自愛

連著幾日,多台新聞一直熱線報導遊覽車因颱風於蘇花公路遭逢不幸的事件,連大愛台證嚴法師也不例外。大愛電視台記者為了要深入已經坍方的路段給民眾第一線報導,反受困在土石流危機中。當證嚴法師闡述記者的「勇敢」與民眾搭救的「善行」時,我卻無法認同,這已經不是颱風天到海岸邊採訪觀浪民眾或站在馬路中間親身體驗風雨有多大令人啼笑皆非的做法了,當環境隨時可能成為致命現場,憑著小四輪就想進去做報導,真的是愚蠢的行為!大雨還無情地在下,這樣的「專業」舉動還得拖累民車解救,別人的性命究竟有沒有受到尊重?浪費的是誰的時間?誰的生命?是怎麼樣的資源呢?

不就是自愛的道理?

Oct 21, 2010

一起談新聞,一起看娛樂;天氣好散步牽手,下雨天同撐把傘;餓了暢快吃頓飯,累了能相擁入眠取暖。每天每天,不就是這樣嗎?

還想追求甚麼?

Oct 18, 2010

My dreaming new luggage



在旅展看到行李箱又讓我心癢了!kurkur。想著家裡還躺著兩只紅的黃的,在老爸老媽點頭下(自費)挑了典雅一些的珍珠白,個人覺得實品更好看,而且怎麼推拉都好好滾喔,我的河馬在上回日本旅程中氣喘吁吁了,期待new luggage的英姿煥發!

喔,我的旅行夢,近期再圓一個吧!



Oct 17, 2010

分手

關於分手,直到今天我才有全面的體會。
且一輩子都會牢記,超越愛恨癡嗔的痛。

你的眼睛

(繫黑領結的少女. 莫迪里亞尼. 1917)

妳看透了世間歡愉哀愁,無珠的眼底是無盡的包容。
妳看穿了眼前幸福是佯裝的表象,從此選擇用心感受真實脈動。
而總有一天,會有了解妳的人,愛惜地為妳畫上一雙眼睛。

Oct 16, 2010

華麗生後‧父後七日

這檔國片看了一有陣子,我不確定該怎麼下手感想(因為久沒寫正經文...)。


從電影海報看來,直覺是一部用幽默掩飾哀痛的呈現。
若參加過長一輩親友喪禮的多半能熟悉戲中的傳統場景:黃幔靈堂、繚繞助念,以及那安置往生者的神祕廉後。
當然,還有可能年年節節都難得一見的往來人潮。

離我最近的死亡事實,是外公的往生。
回憶起那年,小小的平房裡擠著至親外的,還有村裡鎮上我見過或絲毫沒印象的臉。晝夜相接,香菸檳榔配著記憶無限供應了起來,彷彿在腦海中把往生者活現一遍,失去的痛就可以被療癒一次。
而儀式終有段落,那些華麗和喧鬧隨著最後一聲哭喊,或樂隊吹奏的最後一個音符退下,生者才算開始要面對長長的悲傷,一個沒有笑聲與荒誕掩飾的過程。莫怪媽媽和阿姨從此對老家情怯,那是一處沒有人氣點綴裝潢就想逃離的惆悵根源。
回到戲本身,讓我開始掉淚的情節是女兒憶起18生日父親展現對自己的小小偏愛,我想父女之間永遠有種微妙卻絕對的地位給對方(笑)。當然日子再忙碌也無法填補「缺」的真實,又可怕在於這種真實的蹦現作用力往往讓人無力還手。另外想提的是,片中跳過往生者火化的處理讓人覺得好加在沒有破壞了整部戲的調性,想像把《送行者》那教人哭斷腸的畫面複製過來,絕對表現不出幽諷的反差吧。

「今嘛你的身軀攏總好了,無傷無痕,無病無煞,親像少年時欲去打拚。」這是師公為使往生者安去所唸,但,也許儀式的存在,是為了撫慰生者更多?或者說,生者對於逝去親愛的痛,是不是也該有個儀式"處理"?

最後,給親愛的汀,我感覺到妳的堅強更擴大了,而我們會持續給妳力量,因為愛雖然逝去,終究會再不期而來。